我从容地把话筒插进话筒架,望着台下黑压压的一片,我感到聚光灯散发出的热量鼓励着我,我笑了笑,开始了表演……
一年级,我开始了“琵琶之旅”,虽然听老师说过表演的话题,但年幼的我对表演并没有很感兴趣,觉得那是遥远的事。
三年级时,我因为一次意外情况,被老师拉上了舞台。小小的我抱着与自己个头差不多的琵琶,连说话的声音都是抖的。“老师,我真的可以吗?”“当然!有人一定会喜欢台上的你的,也一定有人会在台上默默地帮助你的!”
我颤颤巍巍地走上了舞台,慌乱地扫了眼观众席,来看表演的人并不是很多,紧张地四处张望,舞台也不是很华丽,我深吸了一口气,缓缓地坐下,把琴报放在腿上,踮起脚尖,突然感到身上有一束“暖阳”,使我的身体慢慢舒展,生涩的琴音从我的指尖流出……
“好了,你不是做到了吗?”老师兴奋地看着我,“是不是感到有人在默默地帮你呢?”
难道,老师说的是那束“暖阳”?这个问题就埋藏在我心上。从那以后,我喜欢上了上台演出,梦想着能登上更华丽的舞台。
四年级时,我随着乐队登上了属于我的第一个大舞台。排练厅中,老师 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“上台表演的人一定是喜欢这个舞台的,我们在台上不仅是演出,更要把音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传递给听众,台上的每一件设备也都在为你们的演出作出贡献……”
老师说到这,我明白了。原来,我身后的目光不正是那束打向我的“暖阳”吗?
演出开始了。那金黄色的光照在我身上,是那么的耀眼,暖和的灯光给了我力量,使我的精神振奋,我跟随着指挥,沉浸到演奏中,把自己对音乐、对舞台的喜爱之情传递给了观众。
那一年,我终于明白了在台上默默帮助我的“人”是谁。虽然在观众眼里他只是为了衬托演奏者,点亮舞台,但在我们眼中,它的作用不仅只有一个。
那束“目光”,它使我明白了许多,使我变得自信,也见证了我的成长。它就是我身后的目光--聚光灯。